体验前移 提高作文课堂效率 ——2014春期体验作文教学叙事
体验前移 提高作文课堂效率
——2014春期体验作文教学叙事
黄瀚仪
在本学期的教学中,我紧随年级单元体验作文研究步伐,进行本学期的教学研究《难忘的小学生活》。但实质上,自从学校开展“体验作文”研究以来,通过校内展示课的观摩及思考,我在作文教学中也开始思考并实践怎样让学生喜欢作文,并切实地从作文课堂中获得习作能力的提高。我认为,以往的作文,往往采用类似“布置——讲解——写作”这样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,但这样的程式一久就难免会令学生心生厌倦,而学生对作文的不感兴趣,也使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效果似乎并不好。所以,作文贵在让学生“喜欢”。因此,我认为作文要做好“前开发”,即“体验前移”,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作文课堂效率。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的思考与总结:
一、课堂导入重“激趣”
“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。”正如我们非常注重的阅读教学研究一样,其实作文也需要通过激趣开启良好的课堂氛围。在这种氛围下,激发起学生的回忆与想像、言说的欲望、写作的冲动。所以,作文的开课非常重要。
导入例一
在本期第一单元《难忘的“第一次”》教学中,我是这样引入的:
幻灯片依次出示“欢呼”、“刺激”、“惊奇”、“难忘”四个词,每出示一个词,请学生高声读一次,并启发学生: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事?学生的兴趣与回忆一下被激活,他们开始纷纷述说自己曾经获得“欢呼”、“刺激”、“惊奇”、“难忘”的经历,气氛一下子被激活了。
此时,我话锋一转:同学们,在这些经历中,我们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。但,往往第一次往往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。成长的路上,我们都曾有过许多的“第一次”,今天,我们就来交流交流你“难忘的第一次”。(板书)
由于有开头的氛围,此时的“难忘”又将记忆紧紧锁定在“第一次”,于是,孩子们的头脑里开始迅速搜寻那些曾经“欢呼”过、曾经“刺激”过、曾经“惊奇”过、曾经“难忘”过的“第一次”,小手纷纷举起。
“我最难忘的是,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家里过夜,紧张而惊险。”
“我第一次学骑自行车,也是最难忘的,让我懂得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废。”
“我第一次在家做煎蛋,也是最难忘的,因为最后做成了一团黑坨坨。”
“运动会上,我们班上同心努力,虽然取得年级第二名,但过程却令我最难忘,我学会了不放弃。”
……
由于课前的开启良好,这次的作文效果非常好。
导入例二
在本期第三单元《我的理想》教学中,我是这样引入的:
首先,出示孟子名言“士贵立志,志不立则无成。”请学生理解这句话讲了什么意思。以此导入“理想”,接着马上出示著名作家流沙河对理想的理解“理想是石,敲出星星之火;理想是火,点燃熄灭的灯;理想是灯,照亮夜航的路;理想是路,引你走到黎明。” 告诉学生,对理想的解读可以是多元化的。学生开始纷纷用各种句式表达自己对“理想”的理解。
然后,我出示了作家“三毛”对小时候自己理想的一段描述,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。
——“我有一天长大了,希望做一个夏天买冰棒,冬天卖烤红薯的街头小贩,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,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,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,一面可以顺便看看,沿街的垃圾箱里,有没有被人丢弃的好东西。”
——三毛
接着,再请学生读一段拿破仑小时候的理想故事,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。
——在拿破仑还是一个单纯的小朋友时,一次偶然的机会中,他的叔叔问拿破仑,将来长大想要做什么?拿破仑在听叔叔这样问他之后,马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了心中构想已久的伟大抱负。小拿破仑从他立志从军开始,一直说到想带领法国的雄兵,席卷整个欧洲,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,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大帝国的皇帝。不料,叔叔听完小拿破仑的抱负之后,当场大笑不已,指着小拿破仑的额头,嘲讽道:“空想,你所说的一切全都是空想!想当法国皇帝?那是不可能的!依我看,你长大之后,还是去当一个小说家,反倒更容易实现你的皇帝迷梦——”小拿破仑被叔叔这一阵抢白,非但没有动怒,反而静静地走到窗前,指着远处的天边,认真地问道:“叔叔,你看得到那颗星星吗?”这时还是正午时分,拿破仑的叔叔诧异地走到窗前,茫然地答道:“什么星星?现在是中午,当然看不到啊!孩子,你该不会是疯了吧?”再次面对叔叔的质疑,小拿破仑却是依然镇定而冷静地说道:“就是那颗星星啊!我真的看得到,它依然高挂在天边,不分日夜,一直为了我而闪烁着,那是属于我的希望之星;只要它存在一天,我的梦想就永远不会破灭——”事实上,那颗希望之星从未高悬天际,它一直躲藏在拿破仑的内心深处,凭借内在希望之星的引导,终于使得拿破仑成为真正的法国皇帝。
这两个故事,一个是很平凡的,一个是非常伟大的,当它们同时出现时,学生从中感悟到,原来理想可以是多姿多彩的。
随着课堂的升温,我开始导入主题,马上请学生简要谈谈:你的理想是什么?
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,适机引导:为什么有这个理想?你准备怎样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?于是,课堂再度进入一种“一种思想和一种思想交换,得到的是许多思想”的各抒己见的状态。
……
这堂课,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,学生的作文表达真是自由而流畅。
二、表达交流重“引导”
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怎么样,其实与他(她)的口头表达有直接的关系。当孩子在口头讲述时,孩子成了课堂的主体、主角,而老师也要切实做好自己的主导、导演角色,“导”好叙述之序,“导”好语言优美之引,“导”好立意之美。
老师在此时,自然要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功底,及时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,对学生进行中肯地肯定、恰当地点拔,可以有效地起到以“点”带“面”的作用,提升全班学生整体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。
比如,在回忆难忘第一次时,学生田贝尔在交流第一次做煎蛋时,讲到自己因为分心,一边做煎蛋一边玩,煎蛋被煎黑时,说到:“变成了一坨黑东西。”当听到此时,我马上引导:“同学们,她讲得非常详细,这个‘一坨’用得非常好,也非常真实。但大家议一议,看这‘黑东西’能否用更好的词语来形容呢?”大家七嘴八舌,最后,还是由小作者本人提出,用“黑暗物质”。大家一致认为这个词用得好。于是,才有了作者在作文中这样的句子:
——把煎蛋拿到了桌上,一坨黑色已看不出原样的黑暗物质就这样摆在面前。我拿筷子点了点,黑色的渣便掉下来。我不怕死地拿起筷子,夹了小小一点,尝了尝。吃到那味道时,我简直要死掉了:一股又糊又焦的感觉,还有咸死人不偿命的盐味。我至今都坚信,那一口是我这一生吃过的最难吃、最恶心的味道。
课堂中这样的引导,这样的生成,对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就这样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。当孩子们在独立习作时,也一定会努力去斟酌最好的表达。在此,不再枚举。
至此,“体验前移”已经完成。余外,拟题、写作、评改等,自然也要交给学生去合作完成。
而我在实践“体验前移 提高作文课堂效率”的过程中,也享受到了学生语文表达能力慢慢丰富、作文水平慢慢提高的喜悦。
倘若我们在作文课中,都这样去努力培养学生,相信,他们对作文的喜爱程度会愈来愈深,作文水平会愈来愈高,从而达到我们体验作文课堂所要达到的效果。
(本文曾获2014年德阳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一等奖)
作者单位:德阳外国语小学部 618000